ag凯发旗舰厅

2024.02

— 分享 —
科室瞭望台丨今日雨水,雨来湿气至,调肝理脾正当时!身体需要你做这些~
浏览:3612次时间:2024.02.19

雨水,“斗指壬为雨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雨水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雨水不仅表示降雨的开始,也表明雨量开始增多,此时的天气仍较寒冷,同时,天气潮湿,而人体则随着自然界阳气的升发,肝阳、肝风、肝火均会有所上升,那么雨水节气应该如何养生呢?我们请来了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健康管理(治未病)中心廖水亨医师为我们带来科普。


注意保暖,春捂防病

 

不忙减衣

 

雨水之后空气中水分增加,导致气温不仅偏低,而且寒中有湿,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早晚仍然较冷。这个时候仍要注意保暖,不要急着减衣,不要过早摘掉帽子、围巾,应多捂一段时间,以缓慢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适应新的气候条件。

 

上薄下厚

 

人的阳气根于肾,随着阳气回升,肾中阳气也会逐渐升发,而肾居腰府,阳气从此向全身散布,一旦有风寒入侵,阳气就会被困于下,使腰以下的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出现腰膝酸软、疼痛麻木等症。因此,下身的裤子、袜子、鞋子,一定要穿得厚点、暖和点,不要换得太快,脱得太早。

 

捂好“两头”

 

“春捂”,应“捂”两头,即重点照顾好“首足”两头。由于早春天气乍暖还寒,湿气较大,早晚低温,细菌病毒活跃,人容易生病,重点“捂”头颈与双脚,可以避免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发生。洗头后,应及时用热风机吹干。否则,水湿留于发际中变凉,同气相求使湿寒聚于头,由表及里深入颅内,易导致头痛。

 

“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且早晨时有露、霜出现。随着降雨增多,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湿邪留恋,难以去除,容易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故“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春季养脾的重点首先在于条畅肝脏,保持肝气调和顺畅。

 

其次,“雨水”期间天气变化无常,容易使人情绪波动,心神不安,对高血压、哮喘等患者尤其不利。所以一定要保持心境平和,养心护心。心气充沛,方能滋养脾脏,养脾得以健胃。

 

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雨水”时节为万物生发之始,阳气发越之季,应少食生冷、油腻之物,以顾护脾胃阳气。此节气早晚较冷,风邪渐增,人们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和上火的现象,这个时候应多吃些蔬菜和水果,多饮用温开水,晨起可用温水冲一杯蜂蜜水,因天气还较为寒冷不宜过早饮用凉茶。

 

另外,此时节空气湿润,肝旺而脾弱,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饮食方面可多吃些诸如韭菜、鲫鱼、百合、茼蒿、豌豆苗、荠菜、春笋、山药、藕、芋头、萝卜、荸荠、甘蔗、小米等食物,同时可多食养生粥类以健脾利湿、养胃和胃。


薏苡仁党参粥

 

功效:祛湿健脾,补气补血。

 

做法:薏苡仁30克洗净,放凉水中浸泡2小时;党参15克切成薄片,粳米200克淘洗干净。三者放入锅中加水先用大火煮沸,锅开后撇去浮沫,再用小火慢慢熬30-40分钟,放冰糖调味。

 

砂仁鲫鱼汤

 

功效:醒脾开胃利湿。

 

材料:鲜鲫鱼150克,砂仁3克,陈皮6克,生姜、葱、盐适量。

 

做法:将鲜鲫鱼去鳞、鳃、内脏,洗净,将砂仁放入鱼腹中,与陈皮一同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用大火烧开,放入生姜、葱、盐,煮至汤浓味香即可。

 

 

多加锻炼,神清气爽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春困的发生除了温度变化引起,其实也与人们冬天运动较少有关系。长时间不运动,会使血液循环量减少,大脑的供血自然也就不足,自然就会产生困乏感。所以多加运动会让你的身体和大脑都兴奋起来,让你神清气爽。

 

常做以下养生运动,可提高肾、肝、脾脏腑经络功能。

 

八段锦

 

传统医学认为,八段锦柔筋健骨、养气壮力,具有行气活血、协调五脏六腑之功能。现代研究也已证实,八段锦能改善神经体液调节功能和加强血液循环,对腹腔脏器有柔和的按摩作用,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运动器官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是一种较好的体育运动。

 

 

撮谷道(提肛)

 

即做收缩肛门的动作。先放松全身,将臀部及大腿用力夹紧,配合收气,舌舔上腭,向上收提肛门,稍闭气,然后慢呼,全身放松。每天坚持约1~2分钟,若大便后应延长至2~3分钟,可促进肛周血液循环,固精益肾,提振阳气。

 


揉腹

 

每日上午10时前后以及晚上睡前,大约在胃部按顺时针方向揉120次,然后下移至肚脐周围揉120次,再揉全腹120次,最后逆向重复一遍(次数可因人而异,饱食或空腹或腹部患有炎症、肿瘤等则不宜施行),可调理脾胃,通和气血,培补神元。

ag凯发旗舰厅的版权所有: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 ©202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