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
中医《本草纲目》中提大蒜为上品药,药性:辛温。归经:肺、脾、胃。蒜是百合科、葱属植物,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抗肿瘤及抗病原微生物,长期食用可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隔蒜灸
隔蒜灸在古代流传很广,许多中医外科书中都有论述。最早的记载见于《肘后备急方》:“灸肿令消法,取独颗蒜,......灸蒜上百壮”。
隔蒜灸治疗小儿扁桃体肿大
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小儿体质调理科常选取列缺穴进行隔蒜灸,从而治疗小儿扁桃体肿大。
隔蒜灸在《医学入门》中记载可谓治痈疽肿毒。
主诉:咽痒、咽痛一周余。
病史:患儿,男性,5岁,因一周前感冒发热,咳嗽伴浓痰,咽痛,经药物治疗后好转,辰下症见:咽痒、咽痛,吞咽困难,可见扁桃体肿大,情绪稍有烦躁易怒。纳可寐安,二便正常,脉浮滑,苔厚腻色黄。
治疗处方:
1、姜刮咽部 咽喉方 灯15分;
2、姜刮列缺 隔蒜灸 3壮;
3、少商放血。
隔蒜灸治疗肺部结节
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小儿体质调理科临床上常会选取中府、云门/大椎、膏肓、天宗等穴位用于治疗久咳不愈,肺部结节等。
主诉:反复咳嗽2月余。
病史:患者,女性,32岁,缘于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刺激性干咳,无明显气喘,无畏寒发热,无潮热盗汗,无胸痛咳血,无关节肿痛,曾在社区医院输液治疗,效果不佳,遂来我院(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就诊。辰下症见:咳嗽,咳痰量少、粘稠色白,偶有胸闷,怕冷,手足不温,不思饮食,纳差寐一般,二便正常,色红少苔,脉沉弱。
治疗处方:1、针刺 行气 温针灸 灯25分;2、姜刮天突→膻中 咽喉方;3、姜刮中府、云门/大椎、膏肓、天宗 隔蒜灸 3壮。
隔蒜灸在《千金方》中记载可治瘰疠(甲状腺结节、肺部结节、淋巴肿大)。
注意事项
1、隔蒜灸部位注意4小时不触碰水;
2、隔蒜灸部位有贴敷药物,牢记30分钟后取下,若期间不适需立即取下;
3、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多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