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凯发旗舰厅

2022.01

— 分享 —
小寒小寒,冻成一团!看过来,中医教你趁“三九天”御寒强身!
浏览:8771次时间:2022.01.05

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

【唐】元稹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聚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今天我们迎来了小寒,这是腊月迎春的第一个节气。此时“天气渐寒,尚未大冷”,故名“小寒”。不过由于“小寒”,时处二三九,正是年中极度寒冷时。且在气象记录中,常有“小寒”比“大寒”冷的时候,故小寒节气的到来,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极寒的日子。中医认为寒为阴邪,节气越寒冷则阴邪越盛,那么我们要如何在小寒节气进行养生防病呢?今儿,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健康管理(治未病)中心连儆彦医师立即送上御寒护阳实招——小寒调养指南,大伙儿不妨来看一看~

 

小寒——养生篇

 

早睡晚起,注意保暖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睡可养人体阳气,晚起可养人体阴气,使体内的阴阳维持平衡;小寒为一年中最冷的节气之一,因此着衣应以保暖为第一要务,应选用分量轻、膨松、保暖性强的羊毛、丝棉、羽绒等制品,且头颈、背、手脚等部位更要倍加呵护。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故入睡前可配合热水泡脚(适温,不宜过烫),改善睡眠质量。

 

多苦少咸,适当进补


       小寒节气宜食苦,少食咸,苦味食物可助心阳,减少过亢的肾水,起到养肾的功效。且有助于解热去火、清热润燥、疏泄内热过盛引发的烦躁不安。此节气可适当进补,但进补不可盲目,并非吃大量的滋补品即可,一定要有的放矢。如果气虚体质,宜用红参、红枣、白术、北芪、淮山和五味子等。血虚体质,可用当归、熟地、白芍、阿胶和首乌等。阴虚体质,宜用冬虫夏草、白参、沙参、天冬、鳖甲、龟板、白木耳等。阳虚体质,可选用鹿茸、杜仲、肉苁蓉、巴戟等。

 

运动养生,强身健体


       民谚有曰:“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小寒节气天气干冷,宜多进行户外的运动,如晨早的慢跑、跳绳、踢毽等。但运动时务必注意不要大汗淋漓,以免使阳气外泄。运动前更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让体内的血液流通和身上的肌肉有充足的时间适应,才能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运动时间宜安排在太阳出来之后。

 

调养心肾,保精养神


       《素问•六节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中医认为肾主水,藏精,在志为恐,与冬令之气相应。而心主火,藏神,只有水火相济,心肾相交,方可神清心宁。因此,小寒节气则应调养心肾,以保精养神。人们要尽量避免各种不良的干扰刺激,使心神安静自如,含而不露,秘而不宣,给人以愉悦之美。


 

      

小寒——防病篇

 

       小寒节气天气寒冷,冷空气对血管的刺激常会引发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病情加重,严重者可能还会出现中风急症,人体内的血液,得温易于流动,得寒则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正是这个道理,因而小寒节气应注意保暖(老年人尤是),谨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及加重。另外,此节气阴邪最盛,而寒邪最易中伤肾阳,通常会出现腰膝冷痛、易感风寒的现象,因此应注重养肾;而寒风肆虐,冷风吹面也易引发面瘫症,因此在户外尤其有风时,应戴好帽子和口罩,做好面部防寒工作。冬天日照减少,易引发抑郁症,使人情绪低落,郁郁寡欢,懒得动弹。所以在阳光较好的时候,我们应尽量到外面多晒太阳,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动静结合。


 

  

推荐膳食


当归生姜羊肉汤

用料: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黄酒、调料适量。

做法:将羊肉洗净,切为碎块,加入当归、生姜、黄酒及调料,炖煮1~2小时,食肉喝汤。

功效:温中补血、祛寒强身。适用于神疲乏力、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等血虚及阳虚的人群。


羊肾红参粥

用料:鹿肾(或羊肾)1只,红参3克,大米100克,调料少许。

做法:羊肾切开,剔去内部白筋,切为碎末,红参打为碎末,大米洗净,加入适量水及调料,煮1小时食用。

功效:益气壮阳、填精补髓。适用于虚弱无力、腰膝酸软、畏寒怕冷、耳聋耳鸣、性功能减退等肾阳不足的人群。


远志枣仁粥

用料:远志10g、酸枣仁10g、粳米50g。

做法:将远志、酸枣仁洗净,并将粳米淘洗两次;把粳米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后用大火煮沸,放入远志、酸枣仁,再改用文火煮至米烂粥稠即可。

功效:补益肝肾、养血安神。

ag凯发旗舰厅的版权所有: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 ©2024
网站地图